“握手楼”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,为节约土地,楼房相互紧贴以至于楼间可相互握手,因而得名。渔村与握手楼是深圳最初的起点,而它正在逐渐消失,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保留它的一些痕迹。这些楼房见证了深圳从小渔村而来的发展历程。
袁机(1924-2012,深圳罗湖籍)生前隐居深圳20多年,深居简出,生活简朴,潜心作画,是深圳本土走出的岭南画派代表。《南国风情》是袁机先生代表性的作品,在地铁三期的公众参与评议活动后,确定通过材质转换的形式永久展示于地铁空间,是一件从深圳长出的公共艺术作品。
深圳馆以“深圳大芬,一个城中村的再生故事” 作为叙事主线,阐释出深圳超速城市化所创造的奇迹背后的真实动力——人的故事,人的梦想和创造力,以及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未来想象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人类文化符号,通过不断复制的艺术品生产进入大众消费;与此同时大芬村的产业结构、空间形态与生活体验也不断自我更新和重构。 2010年1月28日这个经典图像在大芬村转世重生为巨型观念油画装置《大芬丽莎》。她由507名画师同场绘制的千幅画面所组成,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集体创作油画。原画被解构,通过像素化的分解使每块画面
本作品以时代和回忆为主题,现代都市与百年老街的碰撞组合,形成了以现代春熙路步行街实景为壁画背景,以蜀城青砖墙和标志性景点为衬托,融合现代涂鸦元素,展示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,同时以春熙路各个时期代表性老照片为基础,再以部分手绘的方法进行创作与整合,配上穿梭其间的时尚女郎浮雕,让人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,感受到百年金街的不朽辉煌。
作品以蒙德里安的色块应用与几何造型相结合,采用红、黄、蓝三原色的主基调,中间部分色彩饱和度相对于两边的色彩纯度比较高,并增加黑色线条的应用,使得中间部分更显突出两边稍微弱化,达到画面色彩丰富和整体和谐。形式上既表现体育项目的热烈景象,同时也营造出体育馆站的动感活力氛围,画面简约明快并结合国际艺术的审美情趣,抽象运动人体采用优美的创作造型、独特的彩色金属雕塑,人物呼之欲出、画面光影错落、动感十足。在画面左侧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篮球筐,大胆的打破了抽象性创作的局限性,使整个壁画因为抽象与具体的巧妙结合,
《水润成都》根据峨眉山、青城山、都江堰、成都平原作为核心创作元素,以地形地貌为特征来展现蜀水滋养成都平原的意境表达。整体风格画卷以润饰重彩青绿为主,着力表现巴蜀山川的厚重与灵动,生动描绘出巴蜀山川的秀丽风貌。